你們知道白蟻是怎么消化木頭的嗎?
4至6月是白蟻繁殖和孵化的季節(jié),它們以木頭為食,喜歡在潮濕的舊房子里繁殖。到7月上旬過了繁殖期,白蟻的行蹤會更加隱蔽。當空氣濕度夠高時,白蟻就會飛出巢穴進行交配,交配成功后即鉆進民宅找尋合適的地方產(chǎn)卵、繁殖。一旦家中被白蟻大軍入侵,裝潢、家具、電線等都成為它們最愛的食物,因此不得不嚴加防范。眾所周知,白蟻最喜歡的就是侵蝕木頭,那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它們?yōu)槭裁雌姁勰绢^,以及它們是如何將吃進體內的木頭消化完的。其實,白蟻蛀蝕木頭的是因為白蟻的后腸中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原生動物群,人們肉眼是看不見它們的,只能利用高倍顯微鏡才能觀察到。白蟻消化的過程也是令人拍手叫絕:木頭進入白蟻的消化道后,先由一些腸道內的瓣把它磨碎,再進入寬大的后腸,后腸中成百萬的原生動物把磨碎的木頭變成糖分和其他營養(yǎng)物質,原生動物再把這些改造成液體食物送返中腸,由血液系統(tǒng)吸收。對于白蟻體內的原生動物,二者是相互依存的,缺一不可。為了進一步證實共生現(xiàn)象的存在,科學家特地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:將白蟻置于高溫、高壓狀態(tài)中,其腸中的原生動物死盡,而白蟻卻不會受到傷害,失去了腹中伙伴的白蟻竟對木頭毫無食欲,最后迅速餓死。由此可見,白蟻對原生動物有多么依賴,共生現(xiàn)象中二者缺一不可。由此可見,木頭其實是白蟻體內的原生動物消化的,那么原生動物是如何將磨碎的木頭進一步消化也成為了一個謎團,為了解開此謎團,研究白蟻體內原生動物的科學家們做了實驗:多次實驗表明,原生動物的消化能力來自于一種更小的細菌。每個原生動物表面附有幾千個細菌,呈桿狀,長2~3微米,有鞭毛。細菌排成呈螺旋形走向的條帶,沿直線向前滑行。頭尾相聯(lián)的鞭毛形似鞭毛束,鞭毛束的波動都是朝著原生動物后端運動,形成的流體推力帶動原生動物做川流不息的運動。這一系列環(huán)節(jié)最終促使原生動物對纖維素的徹底分解和消化。若沒有這些細菌,原生動物對白蟻來說,只是一無是處的寄生生物而已。綜上所述,白蟻喜歡侵蝕木頭是由于體內的原生動物群將其作為主要消化來源,而磨碎的木頭變成糖分和其它的營養(yǎng)物質又能夠很好地為白蟻提供生命延續(xù)所需。